专家认为,新规实施后,电子烟行业或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变化,但长远来看,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持续发展有保障意义。
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
根据报告显示,目前国内电子烟制造及品牌企业超过1500家,电子烟零售网点超过19万家,电子烟供应链及周边服务企业近10万家。国内电子烟产业直接就业约150万人,带动间接就业400万人,总计约550万人。
市场规模方面,2021年,全球电子雾化烟预估零售额达800亿美元,同比增长120%,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35%的增长率;2021年国内零售额预估197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6%。
出口方面,2021年中国电子烟产业出口约1383亿人民币,同比增长180%;出口额前四位的目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美国、欧盟、俄罗斯、英国,占比分别为53%、15%、9%、7%。
专利方面,自2003年至2021年10月31日,国内申请专利总数26403项,其中液态电子烟占比93.4%。整体来看,近三年是电子烟专利集中涌现期;广东省是电子烟专利的申请大省,占比超过60%,民营企业是专利的申请主力,占比近九成。
结合新技术开辟更多应用场景
2021年11月26日,电子烟等新型烟草正式纳入烟草体系监管;随后12月2日,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《电子烟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。
对于近日政策的密集出台,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、中国电子商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曲维枝在致辞中表示,新规定实施后,电子烟行业在近两年内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变化。这些变化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短暂的消极恐慌,但长远来看,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持续发展有保障意义,国内电子烟民营企业要尽快适应这种变化。
“企业要用国际视野看待未来五年、十年后的大市场空间,增强自身实力,规范经营行为”曲维枝认为,企业要更注重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,尽快“去烟化”,不要局限在“烟”类领域,要延伸到大健康医疗应用中去,或为医疗支出减负,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辟更多应用场景;与此同时,要继续保持电子烟生产制造优势,优化和稳定产业链、供应链,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。
对此,曲维枝分享了四点建议:一,严格遵循党中央、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要求,尽快适应新阶段发展变化,开好局,起好步;二,立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,加速电子烟产品对人体健康安全的研究;三,要加大出口力度,加强国际合作,推动开放性的多边贸易合作;四,重视中小企业发展,扶持帮助中小企业适应产业调整期。
麦克韦尔FEELM事业群总裁韩纪云表示,中国电子雾化的专利占了全球相关专利的90%;中国产能占到全球产能的95%,中国电子雾化产品出口到全球20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。行业整体来看,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,到中游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再到全球市场的销售的布局,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。可以说,全球电子化行业目前离不开中国,而且作为中国人自主掌握的产业之一,电子烟产业是中国创造全球消费的代表行业之一。
RELX悦刻(雾芯科技)联合创始人、悦刻国际CEO杜冰表示,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客户之间联系比以往更紧密、信息更丰富、主动性更强的时代,消费者选择他们信任的品牌。信任是品牌出海取胜的关键。“虽然目前中国品牌全球认知度不断提升,中国企业正从全球产品供应商走向中国品牌缔造者。但一个品牌受信任不仅仅在于产品,更来自方方面面,中国品牌全球信任指数与发达国家品牌仍有较大差距。中国品牌仍在攀爬声誉金字塔,在海外受信任道阻且长。”
近几年,资本的介入推动电子烟产业的快速发展,并成就了思摩尔国际、雾芯科技等的上市公司。但是在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立看来,雾化尼古丁的应用仅仅是这个万亿级产业机会的开始。他表示,雾化电子烟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之一,对就业与实体经济增长做出稳定贡献。但雾化尼古丁的应用仅仅是这个万亿级产业机会的开始,未来我们有望看到雾化技术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,例如中药雾化应用、吸入式雾化疫苗、医疗美容雾化应用、CBD雾化应用等领域。